少子化,托育催生聯盟昨天呼籲,調整現行育嬰留職停薪規範,讓父親在配偶請產假的第一個月同步請休育嬰假,該月得請領9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。勞動部說,依現行規定,母親請產假時,孩子出生後,父親可以請育嬰留職停薪,但依規定僅能請領6成薪。
總統大選將至,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表示,少子化情勢嚴峻,尚無總統候選人提出托幼政策。托盟與4個教育、家長團體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,提出兒童照顧政策的四大方針、10項政策,呼籲未來總統候選人參採。他們也說,目前的準公共私幼只是過渡措施,補助私幼無法達到公共服務具備的平價、普及、優質、非營利。政府須努力讓真正的公共服務量達到七成。
托育催生聯盟認為,產後的第一個月最為手忙腳亂,產婦需要好好的休息與充足的睡眠,此時爸爸不可缺席。育兒需要學習,更需要父母一起面對,增強彼此的信心、穩定雙方的情緒。
婦女新知基金會政策部主任覃玉蓉說,她的孩子剛滿七個月,她懷孕時就邀先生參育孕產課程,但費用昂貴、產後月子中心也昂貴。不過「把老公訓練好後,卻無用武之地,因為老公白天要上班」。她認為,政策要給爸爸育兒的機會,產前課程與育兒諮詢是打底、育嬰假才能擁有實質的育兒時間。
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,女性贊成先生陪產的原因包括可一起體驗生產過程,感受生產的辛苦、可共同迎接新生兒的來臨,以增進配偶或親子關係、可提供配偶心理與生理的支持。但據勞動部2018年統計,請領育嬰假件數女性占82%,男性僅為18%。
因此,托育催生聯盟認為,應透過政策鼓勵父親身體力行投入育兒,調整育嬰留職停薪規範,讓父親在配偶請請產假的第一個月同步請育嬰假,該月得請領9成薪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其餘的五個月比照現行的6成薪。媽媽請產假、配搭爸爸請育嬰假,透過合理的薪資替代水準,鼓勵伴侶共同分擔養育責任。
對此,勞動部官員表示,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,妻子請產假時仍屬在職中,若孩子已經出生,父親可以請育嬰假,並請領最多6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,但僅有6成投保薪資,較少夫妻會採用這樣的作法,一般而言會先把如5天的陪產假等全薪假別使用結束後,再請育嬰假。